0

    看得见很多年轻的男男女女在嗨嗨呵呵地拳打脚踢

    2024.02.20 | admin | 44次围观

      有一种旅行者,热爱一切旅游书籍,热爱闻风而动,热衷于按图索骥,总热切地期待着对想象和听闻的亲身验证。他们胃口大开、他们兴致勃勃,但往往更容易迅速兴奋或失望,先入为主、“视而不见”的盲目常常带来对实景实境的“误读”:文化可以被解读成单一的风景,历史可以被解读成平板的符号,习俗可以被解读成浅薄的猎奇。

      还有一种旅行者,在纯粹的资料准备之外他们从不喜欢阅读关乎行程目的地的各式感性书籍,他们拒绝任何一种幻想的热切,试图竭力避免带着他人描述的“先入为主”去找寻对某一“凝固幻象”的证明。

      他们目光犹疑,他们口味精细,他们是不讨巧、不惜力地触摸某一地某一时真实情状的少数。

      做哪种旅行者,从来只关乎个人选择、关乎个人先天气质的不同,不过,我们还是愿意在后一种旅行者的目光检视里让“误读”少一点,对真实的赏玩多一点。

      西安兵马俑:找回对历史荣光的亲近感

      虽然人人都说秦始皇兵马俑规模宏大,场面威武,但亲历的游人如果诚实而又不善兀自陶醉,他就会有或多或少的失望。兵马俑展览馆外观看上去很气派,仿古式的,虽说投了大笔资金,里面设施也相当先进,但顶棚、围栏的密密遮护圈住了放眼望去的壮观。最通常的参观,不过是排着很长的队老老实实地沿着护栏走一个过儿。兵马俑,虽说刚出土时都十分精致,但参观者看到的俑穴里的兵马俑却都是灰乎乎的,还时常缺胳膊少腿。它们原本是彩喷的,但一出土遇到空气光照就迅速褪色。隔着老远,身边又夹着许多的大活人,游客们要想对兵马俑各个不同的表情、神态做出一一辨识,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古代劳动人民真是伟大”,伴随一点这样习惯性的空泛感慨,游人们就匆匆涌出了兵马俑展览馆,他们在遍地摆放的小摊上再搜罗起一大堆拙劣的陶俑仿制品,沉甸甸地背着、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保护的周全带来心理距离的疏远,这一境况是兵马俑展览馆和大多数游客的无奈。这么说来,真能在这儿被震撼、被打动、读出思古之幽情的,恐怕也不是一件易事了。

      西藏:信仰的力量

      据说最普通的相机,最普通的拍摄者,也能从西藏拍回最美的风光。

      一提起西藏,蓝天、白云、雪山、圣湖的雪域高原景象就会条件反射似的浮现在我们每一个人脑海里。然而,让西藏成为我们持久向往的原因难道仅仅是这些被千百次重叠的信息或画面?西藏的魅力理当不止于此。

      也许真正的西藏是作为给人某种精神归属感的圣地存在的,西藏的魅力由此也就在于它独树一帜的宗教人文。公元7世纪,佛教从印度等地传入西藏。对“藏传佛教”哲学体系的探讨在这儿并无意义,它已然是一种毋庸置疑的终极信仰,而藏民们多少年来就世世代代过着一种简单、朴素但分外虔诚的宗教生活。惟其如此,寺庙,在人口密度极小的西藏,成为人群最集中的地方。惟其如此,寺庙成为西藏建筑艺术的丰碑,又是民间财富和一切高原珍宝的集中所在。惟其如此,宗教活动几乎就是全社会的民俗节日。惟其如此,山川、湖泊被赋予生命,有了“神山圣湖”的灵性。行走在西藏大大小小的城市和乡镇,经过最荒芜的旷野,经幡飘动的玛尼堆、披着绛红色袈裟的身影和那些一步一叩首的虔诚的朝圣者总是随处可见。

      在西藏,天上无法用笔墨形容的蓝,和地上人们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安然形成了奇特对照。欣赏一种风光、感染一种文化、领受一种习俗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也许就是感受虔诚者的力量并学会尊重一种信仰。

      泰山:走进历史,学会敬畏

      很难想象,乘着高空索道被呼溜一下送上泰山顶,坐着“滑竿”被前吆后喝地抬上泰山到底会有怎样的感受。就像所有把过程省略只要一个结果的情境,“结果”也往往由此失去意义。所以,一座简省了攀登过程的泰山,被同步省略的是它异常丰厚的历史积淀。

      可以试想,如果登泰山仅仅是为了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探海石”、“黄河金带”一类的自然奇景,秀不及黄山、险不及华山的它又怎能以“五岳之首”的尊名雄峙四方呢?

      从先秦72君至明清,4000年中,有数以百计的帝王使臣朝拜祭祀泰山。帝王们的朝拜使泰山步入了某种历史的良性循环:帝王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留下了众多古迹。承接而来的下一批名人宗师对泰山亦仰慕备至,纷纷亲临游览。于是,从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佳话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历代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已累积达一千余首。每一位泰山的尊崇者,都是在艰苦的攀援中,仰望前方,走进历史,学会敬畏。

      少林寺: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上世纪80年代初,一部《少林寺》使得少林功夫家喻户晓,自此金庸、古龙、梁羽生掀起的武侠小说热,又让“少林寺”作为一个被愈渐神化了的武林圣地存在。其实,少林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就是在明朝。

      现在,当游人们带着对武林圣地的期许来到今日少林,他们看到的多半是一座最世俗而热闹的大庙。海灯法师去世之后,属于少林的最后一个传奇灰飞烟灭,只有大路两边数不清的旅游用品商店,一年四季大声叫卖,卖的都是少林特产———刀枪剑戟,寺旁一字排开十几家比着收费的武术学校,招生广告贴了个铺天盖地。透过院墙,看得见很多年轻的男男女女在嗨嗨呵呵地拳打脚踢,刀来剑去……

      武的精神在于禅,以禅入武,便可达到武术最高境界———武学大道,有“禅武同源,禅拳归一”之说,少林寺也由此成为少林拳法的创造地。真正的少林寺存留着的或许就是一种禅道,所以,善游的游客,不再迷于炫目、刺激的打斗噱头,他们也许就是独自去探寻后山僻静的少林达摩洞,向一代宗师达摩致以敬意;也许就是徜徉在气势恢弘的古建筑群,体会参禅悟道的安然……“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不那么清静的少林,净心而免误读。

      敦煌:解读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人们记住敦煌,记住的是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的莫高窟。莫高窟的艺术特点表现于建筑、塑像和壁画的有机结合。1900年,五万多卷宗教和世俗文书的发现,更使敦煌莫高窟从此享有了“世界艺术宝库”、“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宝库”的双重桂冠。有人说了,作为文化古迹,莫高窟固然无与伦比,但是作为旅游景点旅游者却未必喜欢。其实,四围的景色越是诱人,当人们把目光从中抽离,直接面对壁画、塑像时,心灵就越容易受到禅宗里“直指人心”式的震撼。

      不过,无论是醉心于自然景观,还是醉心于莫高窟的艺术,最不该忽略和忘记的是敦煌本身在历史文化中不可替代的意义。敦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丝绸之路河西道、羌中道(青海道)、西域南、北道交汇处的大边关要塞。如此四通八达地相连,敦煌已然是东西方文化、多元文化交流、汇融的中心。

      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莫高窟,不是在这儿出现,还可能在哪儿呢?无怪乎莫高窟也被称为———“丝路明珠”。循着眼前的断壁残垣、蛛丝马迹,遥想当时古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种种异质文化是如何的相互冲突,并最终带来巨大的思想艺术活力,当真会有些思接万里、心神摇曳……

    看得见很多年轻的男男女女在嗨嗨呵呵地拳打脚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