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更好地保障和促进高校博物馆开展对外开放、展览展示、科普教育等活动

    2024.02.02 | admin | 48次围观

      

      界别联组座谈会前,委员们畅谈热议。

      1月22日上午,“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增强首都文化软实力”界别联组座谈会举行,来自民盟、社科、文艺、新闻出版、对外友好等界别的委员踊跃发言,气氛热烈。

      过去一年,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呈现新气象,全市备案博物馆总数达到226家。来自民盟界的市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馆长施光海说,高校博物馆是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北京市名校林立,且高校内大多拥有博物馆。发挥好北京高校博物馆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他建议重视对北京市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对社会开放的引导,更好地保障和促进高校博物馆开展对外开放、展览展示、科普教育等活动,从而充分发挥和利用高校优质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力量,促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在文明互鉴中增强北京的文化软实力,也是委员们关注的热点。来自对外友好界的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委书记罗存康建议,北京应积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打造更具知名度的世界文化之都。连续两年成功举办的北京文化论坛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希望继续发挥这一平台的优势,邀请更多国际组织和个人参加。”罗存康还建议,为国际人士来京从事文化交流提供更多便利措施和政策支持。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大运河、长城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建设不断取得实效。来自社会科学界的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利慧关注到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建设。“西山大道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中具有代表性的线路遗产,沿线遗产资源丰富,既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集中体现,又串联起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杨利慧认为,对西山大道的整体开发应继续加强,“可以以西山大道为主干,打造线路遗产,辐射带动整个文化带,将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结合起来,走文旅融合的道路,为市民提供美景体验之路和民俗体验之旅。”杨利慧认为,三条文化带的建设可以依托地理和资源优势,深化产业融合,让历史文化资源走进市民生活,擦亮北京历史文化的金名片。

      原标题:《两会报道|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 推动文脉赓续与文明互鉴》

      阅读原文

    更好地保障和促进高校博物馆开展对外开放、展览展示、科普教育等活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