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边继续着他进行了大半个世纪的气象学研究

    2024.01.13 | admin | 52次围观

      原标题:因为他,中国有了第一条自主制作的天气预报!

      2017年4月6日下午,一场捐赠仪式在中国科学院进行,捐赠者竺安捐赠的不是资金、不是古董、不是书籍,而是父亲竺可桢的私人日记。

      

      这套日记共56册,时间跨度从1936年至1974年竺可桢去世的前一天。日记内容除了每一天的气象状况、工作安排、心得感悟之外,也包含了中国科学发展史等。

      01

      竺可桢,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物候学创始人。

      

      1918年,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竺可桢,拒绝了美国多家气象台和多所大学的邀请,怀着一腔报国热情返回祖国。当时,中国的气象观测还多由外国人掌握,而中国人自己的气象观测,却因时局动荡而陷入停顿状态。

      

      1920年,竺可桢就任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就是后来的东南大学。在这里,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他亲自编写教材,开创了中国高等气象教育的先河,为中国培养出最早一批地理学、气象学、地质学专家。

      

      1928年,竺可桢被邀请筹建气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

      1930年元旦,清晨6点,一条气象预报随着电波传向四面八方。这是气象研究所在竺可桢的带领下,收集了中国和东南亚56个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后,发出的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制作的天气预报。这条气象预报的播送,结束了由外国人垄断中国气象预报的历史。从此,中国有了自己领土领海内的气象预报。

      

      在随后的几年内,竺可桢在中国各地相继建成了七十多个测候所,同时开办气象培训班,亲自培养出近百名实操能力强的学员,充实到全国各地各级气象台站,一步步为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奠基。

      02

      1936年,竺可桢收到了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的通知。他下定决心,先暂时放下自己挚爱的气象研究,出任校长。接手浙大后,他求贤若渴,广罗人才。

      

      就在竺可桢任期到了的时候,全民族抗战爆发,他毅然带领全校近一千名师生和家眷西迁至更安全的地方。这一去,就是八年多的颠沛流离。

      西迁途中,出发时所携带的近2000箱图书和教学实验设备几乎没有损坏,连物理系的玻璃器皿都没有损毁和丢失一件。学校甚至还协助浙江省安全转移了中国珍贵的典籍《四库全书》。

      

      战火不断蔓延,师生们在驻地休整、学习时,竺可桢却在四处奔波,结合最新的战况,为大家寻找安身之处。就在竺可桢又一次出门在外,寻找新校址时,他的家里发生了意外。

      

      竺可桢的二儿子竺衡和夫人张侠魂相继离世。那段时间,竺可桢每天夜不能寐,经常独自黯然神伤。但在孩子的眼里,他严父的形象并没有因为母亲的离世而有所改变。他还是那样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学校的事务,在办公桌前处理着一项项工作。

      

      03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竺可桢拒绝国民党要他去台湾的要求,前往上海等待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投身于新中国的科学事业之中。他承担着领导全国科学事业规划和发展的重任,为中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着方向,为中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全面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晚年,竺可桢一边对抗着肺气肿,一边继续着他进行了大半个世纪的气象学研究。他创新地从中国古籍和方志中寻找线索,完成了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1963年,竺可桢与另一位气象学家宛敏渭共同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本讲述物候的书籍。

      

      1974年2月6日,竺可桢听着电台里的天气预报,用颤抖的手在日记中记下了当天的天气状况。第二天凌晨4时35分,84岁的竺可桢因病去世。

      

      竺可桢,作为一代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不仅为中国的气象事业的奠基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也为中国人才的培养打下了牢牢的基础。他的奉献激励着后人将他的精神一代代接力传递,书写出新的篇章!

      

      往期精选 他一生笔耕不辍,为新中国设计“国家形象” 他是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奠基人,也是独具慧眼的“伯乐”!

      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来源:CCTV国家记忆

      责编:郝多

      编审:陈卫平 陈竞超

      责任编辑:

    一边继续着他进行了大半个世纪的气象学研究
    一边继续着他进行了大半个世纪的气象学研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